【大赛通知】NBUSC2025宁波市高校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赛题要求详解
01
大赛通知
关于开展NBUSC2025宁波市高校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的通知
02
赛题说明及作品要求
大赛设置3个赛道(题),分别是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其中,数字孪生赛道冠名为“甬江科创杯”数字孪生创新应用大赛。
(一)赛题说明
(二)各赛道赛题要求表
人工智能赛道
数字孪生赛道
工业互联网赛道
(三)作品要求
1.形式
参赛作品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软件作品,需围绕人工智能应用、嵌入式开发、数字孪生、工业(软件)互联网中的一个赛道,针对真实的应用场景,充分利用好业界前沿技术,如AIGC、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数据分析、可视化、移动应用开发等技术,探索这些技术在各类终端等平台的应用,在实际的软件中体现“创新”的概念,实现应用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提升用户体验和效率,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促进产业的创新和进步。
涉及范围可包括但不限于生活、出行、办公、购物、医疗、运动健康、娱乐、媒体创作、工业生产等各种场景。
2.技术
参赛作品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深度,解决方案设计完备。软件作品应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基本规范进行开发,编程风格良好,注释清晰,文档完整。
3.研发工具
允许使用各类开源的本地发现、通讯、数据传输等工具。可自行选择合适的模型架构、设计有效的训练策略,并进行模型训练和调优。如使用开源模型,请在参赛文档和代码中明确呈现开源及非开源部分,竞赛评审委员会将通过技术手段对开源比例进行扫描,以评估作品的软件技术性和创新性。其中,云服务可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
4.验证
最终作品需要能够在比赛现场实际运行并进行功能展示。
5.格式
根据大赛每一阶段的参赛要求,按照大赛规定的模板格式提交参赛作品,供评审专家评审,并准备接受网络或现场的查验。
6.原创
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且未参加过其他国家级公开比赛的作品,作品的核心工作、关键组件、主要开发过程是在本次大赛期间完成的。若发现有抄袭行为(即作品非参赛者原创)或同一作品重复参加比赛,一经查实,将取消本次比赛资格和成绩。雷同作品视为抄袭。
7.守法
作品及开发过程遵守国家法律及有关规定,作品中禁止出现各种违反国家相关规定的信息,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或纠纷,其责任由参赛者承担。
8.匿名
为确保大赛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大赛将采用匿名评审。参赛团队提交的所有材料内容中均不得透露学校信息和参赛成员姓名。大赛组委会保留取消违反匿名评审规定的团队参赛资格的权力。
9.其他
参赛队伍如对大赛要求有不明确之处,须咨询大赛组委会。
03
参赛激励
本次大赛每个赛道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奖团队可获得组委会联合颁发的奖项证书及承办单位提供的相应奖金(品),详见各赛道单体通知。未获奖团队可获得参与证书与纪念礼品。
04
比赛程序
赛程时间安排为2025年7至10月,总周期3个月。7月份启动报名,8月份组织初赛评选,9月份组织决赛线下评选,10月份将在“1024程序员日”对获奖团队进行颁奖。具体安排详见各赛道单体通知。
05
其他事项
请在甬高校积极发动校内相关专业教师与学生参加比赛。各参赛团队请于7月18日前将报名表发送至大赛组委会邮箱。
本次大赛为面向在校大学生的公益性赛事,全程不以任何名义收取报名费及参赛费用。若收到大赛组委会名义收取费用的电话、短信或邮件请勿上当受骗,并及时反馈给大赛组委会。
大赛组委会联系人:应丽婷、郭琼怡,联系电话:邮箱:NBUSC@nbsia.org.cn。
附件:NBUSC 2025宁波市高校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报名表
https://mp.weixin.qq.com/s/24vlpTK-k-0jWwag_bMR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