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件入围!第六届金芦苇工业设计奖复评工作圆满结束
9月3日,第六届金芦苇工业设计奖(以下简称“金芦苇奖”)复评工作在雄安新区顺利举行。经过激烈角逐与严格评审,49件设计精品成功入围终评,111件设计作品荣获提名奖。评审结果已同步在金芦苇奖公众号及官方网站进行公示。
自今年6月10日第六届金芦苇奖正式启动征集以来,迅速获得了全球设计领域的高度关注与积极响应。此次复评阶段的参评作品广泛覆盖产业装备、生物医药、数字信息、交通工具、公共设施、未来场景这六大领域,充分展现了全球设计师卓越的创造力与创新思维。本次复评采用线下实物评审模式,来自中国、塞尔维亚、德国、日本、韩国、英国六个国家的18位评审专家参与评审。他们凭借丰富经验和专业能力,为评审工作的专业化、多元化奠定坚实基础。雄安新区未来工业设计研究院执行长封昌红向各位评审专家颁发聘书,并对莅临现场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金芦苇奖组委会工作人员向各位评审专家详细讲解了评审标准和评审规则,并对操作系统进行了现场示范。图片
颁发证书现场
在一天紧张而有序的评审过程中,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评审专家在公证处的全程监督下,对第六届金芦苇奖进入复评的设计作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与评估。通过层层筛选、多轮论证,最终共同推选出晋级终评的作品名单。
整个复评评审程序严谨规范,各环节紧密相扣,评审专家始终秉持严谨、专业、公正的态度,有力保障了评选结果的公平性与权威性。第六届金芦苇奖终评评审、颁奖典礼等核心活动将于九月下旬拉开帷幕。金芦苇奖的设立不仅是对设计师们辛勤耕耘的高度认可与褒奖,更是对全球设计行业创新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与致敬。设计,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或产品的呈现方式,它更是推动生活变革、增进人类福祉的重要力量,为描绘未来生活的美好蓝图提供无限可能。在金芦苇奖搭建的这一国际化平台上,设计的灵感与智慧将持续碰撞交融。让我们共同期待终评时刻,见证设计界璀璨之星的诞生!
评审工作的严谨性与专业性是金芦苇奖的灵魂所在。针对初评阶段产生的大量设计作品,评审专家团队需投入显著的时间成本与精力,系统研究每件作品的独特属性及内在价值。通过多轮筛选、反复研讨与科学论证,最终完成入围作品的遴选工作。该评审流程不仅构成对参赛者综合实力的客观考验,更成为衡量与提升评审专家专业素养的关键实践环节。在此,金芦苇奖组委会对池建斌、兰超、李剑叶、李晓玲、吕曦、孙守迁、汤重熹、王双卫、吴昊天、薛义、张明、周翔、CHOI Myeonghwan崔明桓、Christiane M.HERR何净植、Moritz LUDWIG莫里茨・路德维希、MISONO Hideichi御园秀一、Nikola SRETOVIC尼古拉・斯雷托维奇、Charles Ingrey-Senn孙卓然(按拼音排序,排名不分先后)18位复评评审专家的辛苦付出与辛勤工作表示诚挚感谢。
作品展示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QxJ7FKoILhpRT7bu0WA_bQ